6:30的闹铃响起时(没错就是这么早),第一件事是检查今日课程表。我们道馆采用分级排课制:
时间段 | 课程类型 | 学员年龄段 | 重点训练目标 |
---|---|---|---|
7:00-8:30 | 成人特训班 | 18-45岁 | 竞技技巧强化 |
9:00-11:00 | 少儿基础班 | 6-12岁 | 柔韧性开发 |
14:00-16:00 | 考级冲刺班 | 全年龄段 | 品势标准化训练 |
(擦擦护具)说到这儿得插一句——护具消毒这个活特别容易被忽略。上周隔壁馆就出了学员交叉感染的事儿,现在我们严格执行"用一消"制度,光是这块每天就要多花40分钟。
9点档的少儿班永远是...(扶腰)最耗体力的。那些小豆丁们啊,永远会在你强调"腿要快"时,把道服腰带甩成流星锤。这时候就得祭出我们的三大教学法宝:
1. 游戏化训练(比如"踢靶闯关"游戏)
2. 具象化指令(别说"胯"要说"扭罐头盖子"3. 即时奖励机制(小贴纸比说教管用100倍)
(突然想起)对了!周二四上午要特别留神几个ADHD学员,他们的训练计划都是单独订制的。这个细节很多同行都不重视,但其实差异化教学才是留住学员的关键。
下午2点考级班开始前,照例要和助教们开个短会。最近在重点纠正"转身踢"的常见错误,我把典型问题整理成了对照表:
错误表现 | 产生原因 | 纠正方案 |
---|---|---|
踢击时身体后仰 | 核心力量不足 | 瑞士球平衡训练 |
转体角度不足 | 髋关节灵活度差 | 弹力带辅助拉伸 |
击打点偏移 | 距离感缺失 | 激光定位靶特训 |
(喝了口蛋白粉)说到训练装备,必须吐槽下——现在市面上的电子计分护具动不动就上万,但我们发现用GoPro慢动作回放+手工标注,教学效果反而更直观。这大概就是...教练的土智慧?
晚上8点送走最后一批学员后,真正的paper work才开始。每个学员的成长档案都要更新,包括:
(翻着记录本)上周有个案例特别典型:12岁学员小A连续三周踢靶力度下降,后来发现是父母离婚影响。这种时候教练就得上演"跨界角色"部分心理辅导师+部分人生导师。
1. 夏天道馆的空调不能低于28℃,否则容易肌肉拉伤
2. 新道垫要提前两周拆封散味,否则甲醛超标3倍
3.教学语言禁忌:"笨"差劲"等词汇被证实会降低37%的训练效果
(看着监控回放)最后说个扎心的——学员流失率高的机构,80%都栽在"忽视课后5分钟"上。我们坚持每个学员离开前都要进行3点反馈:
1. 今天最大的进步
2. 明日重点改进项
3. 肢体接触检查(预防运动损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