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得从三年前说起。当时教育局把钢琴考点设在仓山文化馆,周边突然冒出二十多家培训机构。现在你打开地图搜"培训"密集得跟奶茶店似的。但别被数量唬住,真正有高考辅导经验的其实不到三分之一。
举个例子:去年有个学生图便宜选了家新开的机构,结果老师连考试曲目库更新了都不知道,你说坑不坑?
1.师资简历要较真
别光听"资深教授"虚头巴脑的称号,直接问:
2.课程体系得扒开看
好的机构会给你厚厚一叠资料,比如:
3.硬件别将就
说个冷知识:考场用的都是价值百万的施坦威,如果你平时练的是杂牌琴,现场绝对懵圈。建议实地考察时重点看:
最近帮学生算过账:仓山这边每小时200-800元都有,但贵≠好。有家机构收600/课时,结果把学生塞给研究生代课。教你个鉴别方法——要求试听正课老师(不是专门用来招生的展示课),记住啊,敢让家长随时旁听的才是真靠谱。
说到价格,不得不提隐形消费:
1.别盲目追求"过班"
去年有机构打着"退费"号招生,结果退费时要求提供其他机构录取证明——这不耍流氓吗?音乐学院的录取率摆在那儿,敢打包票的八成是骗子。
2.警惕过度营销的"状元机构"
某家每年晒状元照片的,后来被扒出是把所有名校录取生都算作自己的学生。其实好老师根本不需要搞这套,人家靠的是家长群口碑传播。
3.试课要带谱子去
建议准备《肖邦练习曲》选段(不用太难,Op.10 No.3这种就行),能立马试出老师水平。要是对方光说"感情再饱满点"却不示范具体处理手法,基本可以告辞了。
最后说个真实案例:去年带过一个学生,换了三家机构才找到合适的老师,结果人家用六个月把599水平硬是拉到740分。所以啊,遇到不合适的千万别将就,及时止损比啥都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