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在的,第一次听说"货铺+钢琴培训"的组合,我脑门上都冒问号。但仔细想想,现在做生意的谁还没点副业啊?关键是看你怎么玩转这个跨界。
教钢琴谱可不是随便弹弹就行,这里头讲究可多了去了。老陈的培训方法挺有意思,我给你们捋捋重点:
老陈有句口头禅:"看谱子就跟看菜谱一个样!"五线谱拆解得特别接地气:
- 高音谱号叫"站电线" 低音谱号是"肚子蝌蚪" 音符时值用"全蛋→半蛋→四分蛋"来比喻
普通培训班都用经典教材,老陈偏不。他自创的《菜市场钢琴曲集》绝了:
1. 第一课:《叮叮当》(用酱油瓶当打击乐)
2. 进阶曲:《白菜进行曲》(左手模拟称重动作)
3. 毕业作品:《收银台狂想曲》(模拟扫码声效)
你以为杂货铺就是卖卖东西?在老陈这儿,货架都是教学道具:
当然啦,这生意也不是躺着赚钱。老陈遇到过几个头疼事:
问题1:"顾客觉得不专业怎么办?"→ 解决方法:把粮油质检报告和钢琴考级证书并排挂
问题2:"孩子练琴影响卖货?" 破解招数:规定上课时间,琴声当背景音乐反而吸引客流
我个人觉得啊,这种土味钢琴培训反而有特殊优势:
现在老陈的铺子可热闹了,早上大爷大妈来买菜,下午娃娃们来练琴。最绝的是,他开发出"满50元送15分钟体验课"的促销,生意比隔壁专卖店还好。
要说这模式的精髓,就是把高高在上的艺术拽回烟火气里。就像老陈常说的:"谱不就是另一种价目表嘛,左手进右手出,都是过日子。"这话糙理不糙,你们品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