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别急着被高价吓跑,便宜货也不一定香。影响价格的几个硬核因素:
有个真实案例:王阿姨给孙子报了400元/节的课,三个月后发现隔壁琴行同等水平的老师只收180元,气得差点把节拍器摔了。
特点:
施坦威钢琴标配
老师简历能亮瞎眼
定期举办演奏会
适合人群:准备走专业路线的,或者...钱多烧得慌的。
性价比之王:
个人觉得这类最适合普通家庭,就像买衣服选优衣库——不会惊艳但绝不会出错。
隐藏宝藏:
可能是退休老教师
时间安排超灵活
经常买十送二
不过要当心,有些纯粹是野路子。建议先试听,听到《献给爱丽丝》弹得像恐怖片配乐就赶紧跑。
1.警惕低价陷阱:
某机构打着"99元包学会"旗号,结果教材另收198元,调律每次200元...数学不好都不敢报名。
2.试听课必须去:
光看宣传册没用,有些老师教课跟念经似的。我见过最绝的,老师自己弹错音还怪钢琴走调。
3.别迷信考级通过率:
听说过"过班"?就是让学员三年只练三首考级曲,这和让厨师只会煮泡面有啥区别?
要是孩子刚开始学,真不用追求顶级配置。就像学游泳先在浅水区扑腾,等确定要横渡长江了再买专业装备也不迟。
有个冷知识:南开图书馆的免费钢琴房其实不错,虽然琴键有点松,但胜在不要钱啊!当然你得抢得过广场舞大妈们。
最后说句实在的,选钢琴班和找对象差不多——贵的未必适合,便宜的未必不好,关键看相处起来舒不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