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见过最离谱的对比:同个商圈两家机构,一家收费80/节,另一家要280。后来偷偷打听才知道,便宜的那家用的是电子琴冒充钢琴教学...所以第一课应该是学会分辨:
上周陪朋友去试听,那老师上来就教《小星星》,孩子倒是弹出来了,可这能说明啥?后来我总结出试听三大死亡提问:
1. "完这节课孩子能具体掌握什么?"警惕回答"兴趣"的万能话术)
2. "后大概能达到什么水平?"(说能考三级的直接pass)
3. "孩子中途放弃怎么处理?"退费政策比招生话术重要十倍)
昆明的钢琴教室普遍偏小,但你可能没注意过这些致命细节:
Q:孩子总说手疼不想练怎么办?
A:先检查是不是发力错误,我见过最惨的案例是腱鞘炎...
Q:每天练多久合适?
A:5岁孩子分3次×10分钟效果>连续30分钟(附练习时间表)
Q:考级真的有必要吗?
A:这么说吧,就像问"上学要不要考试"
Q:二手钢琴能买吗?
A:20000以下的日本二手琴,10台里有7台是翻新机...
Q:线上课靠谱吗?
A:疫情时试过6家平台,最后发现屏幕延迟比网速更致命
翠湖周边那几家老牌机构,暑假班其实比常规课划算——因为他们要冲业绩。但别选下午3点的时段,那时候孩子犯困,老师也累...
突然想到个冷知识:很多家长不知道钢琴老师也分派系。俄派强调手指力量,孩子容易练哭;德派注重音乐性,但进度会慢些。所以别光问价格,先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效果。
最后说个真实故事:去年有个妈妈带着孩子试了8家机构,最后选了最贵的那家。结果呢?半年后孩子主动要求加课...有时候贵不是没有道理的,但前提是你要会辨别什么是真值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