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在昆明学钢琴,有人花3000块学了个寂寞,也有人用800块就找到了靠谱老师。价格差这么大,到底怎么回事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。
先说个真事儿:上周遇到个家长,给孩子报了某机构480一节的课,结果老师连《小星星》都教不利索。反过来,我认识个退休音乐老师,200一节教得那叫一个细致。你看,价格真不能完全代表质量。
主要影响因素有这几个:
我特意跑了十几家机构打听行情(别问怎么做到的),发现大致分这么几档:
经济型(800-1500/月)
标准型(1500-3000/月)
高端型(3000+/月)
见过太多人交智商税了,说几个血泪教训:
1. 警惕"买100节送20节"的促销,先试听再决定
2. 别被"英皇考级指定机构"头衔唬住,关键看老师
3. 教材费、调琴费这些隐形消费要提前问清楚
4.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要老师演奏一段,是骡子是马立刻现形
以我这几年观察来看,小白可以分三步走:
1. 先报10节体验课(预算控制在2000以内)
2. 重点看老师能不能把复杂的东西讲简单
3. 确认孩子真的感兴趣再续费
有个家长的做法我很赞同:她同时试听了3个不同价位的老师,最后选了中间档那位,因为"能让孩子笑着练琴"你看,关键还是要看实际效果对吧?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学琴这事儿吧,贵的不一定好,便宜的不一定差。重要的是找到能点燃孩子兴趣的老师。毕竟再便宜的课,孩子不愿意练也是白搭;再贵的学费,遇上好老师就是超值投资。昆明这地方藏龙卧虎,多打听多比较,准能找到适合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