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个真人真事:去年夏天,漯河文化宫来了位74岁的张阿姨,第一次上课连中央C都找不准。你猜怎么着?现在人家能弹《梁祝》选段了!这就得掰扯几个常见误区:
上周三我溜达进培训班,看见这么个场景:十几台电钢排开,有位穿红毛衣的奶奶正和邻座"讨债"老王你欠我的《茉莉花》合奏呢?"氛围啊,我觉得比年轻人考级班轻松多了。具体怎么上课的?列几个亮点:
1."错音免责"制度:弹错了全当喜剧效果,老师带头鼓掌——反正又不是音乐学院招生
2.混搭曲库:从《东方红》到《孤勇者》都能学,最近特别火的是带豫剧味的《穆桂英挂帅》改编版
3.课间茶话会:休息时大伙儿交流降压药心得比交流指法还积极,顺便解决子女相亲问题
有位赵叔说得实在:"弹错十个音,也比在家听儿媳妇唠叨强。"##三、改变的不只是手指:意想不到的收获
你可能想不到,学钢琴带来的连锁反应有多神奇。根据培训班去年的调查:
我自己采访过学员刘阿姨,她说现在带孙子都更有底气了:"小崽子玩iPad时,我就在旁边弹《小星星》,他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咧!"##四、给观望者的实用指南
要是你也被说动了,这几个tips可得记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