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泼盆冷水:别被某些机构忽悠了,说三个月包过九级的都是耍流氓。中央院考级标准里,九级要求能流畅演奏《肖邦练习曲》这个难度的曲子,相当于业余选手里的战斗机。不过话说回来,在燕郊找对老师的话,确实能少走很多弯路。
我观察过本地几位带出九级学生的老师,发现他们都有这些共同点: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初二学生跟着开发区刘老师学,每天就练45分钟,但老师让他用「三遍分段法」——第一遍慢速认谱,第二遍中速纠错,第三遍原速录音自查,结果18个月就过了九级。
1.盲目追求速度:车尔尼599都没弹利索就想碰李斯特?(摇头)地基歪了楼能稳吗?
2.忽视视奏训练:考级时突然拿到陌生曲目就傻眼
3.死磕考级曲目:整整半年就弹那三首,肌肉记忆都快形成条件反射了
4.不懂合理分配:练习时间全都堆在周末,不如每天25分钟效果来得实在
5.设备将就:用电子琴练机械钢琴曲,就像穿着拖鞋跑马拉松
这里分享个「三看原则」:
燕郊音乐学院的张教授说过个金句:「好老师不是让你觉得他厉害,而是让你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么厉害。」
说实话现在考级确实有点变味了,见过太多孩子弹《悲怆》弹得咬牙切齿,完全不懂贝多芬在表达什么。我的建议是:
要是发现老师只会说「这里力度不够」「那里速度不对」,却从不跟你讨论音乐画面感的——赶紧跑,这跟教打字员没啥区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