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26 9:37:44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一、九级到底是个啥概念?

先泼盆冷水:别被某些机构忽悠了,说三个月包过九级的都是耍流氓。中央院考级标准里,九级要求能流畅演奏《肖邦练习曲》这个难度的曲子,相当于业余选手里的战斗机。不过话说回来,在燕郊找对老师的话,确实能少走很多弯路。

二、燕郊老师的独门秘籍

我观察过本地几位带出九级学生的老师,发现他们都有这些共同点:

  • 耳朵特别毒:你弹错半个音,隔着两道门都能给你指出来
  • 会拆解难题:把《黄河》这种大曲子拆成豆腐块大小来练
  • 懂心理学:知道什么时候该逼你,什么时候该给块糖
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初二学生跟着开发区刘老师学,每天就练45分钟,但老师让他用「三遍分段法」——第一遍慢速认谱,第二遍中速纠错,第三遍原速录音自查,结果18个月就过了九级。

三、新手最容易踩的五个坑

1.盲目追求速度:车尔尼599都没弹利索就想碰李斯特?(摇头)地基歪了楼能稳吗?

2.忽视视奏训练:考级时突然拿到陌生曲目就傻眼

3.死磕考级曲目:整整半年就弹那三首,肌肉记忆都快形成条件反射了

4.不懂合理分配:练习时间全都堆在周末,不如每天25分钟效果来得实在

5.设备将就:用电子琴练机械钢琴曲,就像穿着拖鞋跑马拉松

四、怎么判断老师靠不靠谱

这里分享个「三看原则」:

  • 看学生考级通过率时,重点问中途放弃率(有些机构专挑好苗子培养)
  • 看老师演示时,注意手腕是不是放松的(自己都弹得僵硬的教不出柔韧度)
  • 看教学计划里有没有针对性的基本功套餐(一上来就教流行歌曲的慎选)

燕郊音乐学院的张教授说过个金句:「好老师不是让你觉得他厉害,而是让你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么厉害。」

五、个人观点时间

说实话现在考级确实有点变味了,见过太多孩子弹《悲怆》弹得咬牙切齿,完全不懂贝多芬在表达什么。我的建议是:

  • 考级可以当作里程碑,但别当成终点站
  • 每周至少留出20%时间弹自己真正喜欢的曲子
  • 记住啊,音乐首先是用来享受的,其次才是用来考核的

要是发现老师只会说「这里力度不够」「那里速度不对」,却从不跟你讨论音乐画面感的——赶紧跑,这跟教打字员没啥区别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