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这条街上光是挂着"钢琴培训"子的就有七八家,更别说藏在居民楼里的工作室了。密度高意味着选择多,但怎么挑还真是个技术活。我观察过,这里的培训机构大致分三种:
最近还有个新趋势——不少机构开始搞"智能钢琴教室"就是带着电子屏幕那种。有个学员跟我说:"屏幕上的小兔子跳音符,我家娃居然能坐住45分钟!" 二、新手最常问的五个问题
去年有家机构突然跑路,三十多个学员学费打水漂。所以提醒大家:
1.别一次性交全年费用(最多季度付费)
2. 试课时注意看教师资格证(真有浑水摸鱼的)
3. 琴房隔音效果要现场测试(有家隔壁是火锅店...你懂的)
有个真实案例:小林报了低价班,结果每次课都被推销买教材,最后花的比正价班还多。所以啊,价格不是唯一标准。
根据我这些年观察,推荐"221模式"- 每周2次课(保持手感)
安阳路"琴行"的王老师有句话特别在理:"错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敢弹。"他们那儿总组织学员去银泰城表演,孩子们可来劲了。
对了,如果白天有空,建议选工作日上午的课。这时候老师状态最好,价格还能谈下10%左右——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