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上来就问"琴行好"跟买房不问户型先看开发商一个道理。咱们先把需求掰扯清楚: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宝妈,非要把5岁孩子塞进某知名机构考级班,结果孩子现在听到钢琴声就哭。您说这图啥呢?
跑遍中原路、桐柏路十几家机构后,我发现主要分这几类:
1. 连锁大品牌派
2. 工作室个性派
3. 小区隐藏大佬
别光听销售吹,去了就做三件事:
1.看教材:正规机构都有系统教材,拿复印件的要小心
2.问进度:"三个月能弹《致爱丽丝》吗?"敢打包票的都不靠谱
3.摸钢琴:琴键都按不下去的,趁早撤
4.查证书:别被"XX大赛金奖"住,要看毕业院校和专业
5.算成本:别忘了问考级费、演出费这些隐藏消费
在中原区教琴的朋友说过大实话:"现在90%的机构,都是在教手指体操,不是教音乐。"这话虽然扎心,但想想确实...
我觉得选琴行就跟找对象似的,别光看外表。有家不起眼的工作室,老师会带着学生听爵士乐即兴创作,虽然装修朴素,但孩子是真爱上音乐了。反而有些金碧辉煌的机构,学生弹琴跟完成任务似的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中原区文化馆每周六有免费钢琴体验课,政府补贴的。要是拿不准主意,先去那儿感受下,又不花钱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