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有多少人买了钢琴最后却成了昂贵的家具?说实话,我也是差点成为其中一员的人。刚开始学琴那会儿,连五线谱都认不全,现在居然能磕磕绊绊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今天就跟大伙儿掏心窝子聊聊这三个月踩过的坑和悟出来的门道。
先泼盆冷水:别急着买琴!我见过太多人花几万块买了钢琴,结果三个月后就放弃了。真的,咱先找个靠谱老师试几节课再说。
关于找老师,我琢磨出几个门道:
我第一个老师是音乐学院研究生,专业是真专业,但老用些"触键力度"音色控制"术语,听得我云里雾里的。后来换了个教小朋友的阿姨,人家直接说"像拍皮球那样弹"我立马就懂了。
刚开始我可积极了,周末一练就是两小时,结果...第二周就蔫了。后来老师说了个"微习惯"的概念,让我改成:
1. 每天雷打不动15分钟
2. 哪怕只练音阶也行
3. 状态好就多练会儿
你猜怎么着?坚持三个月下来,效果比之前突击式练习强多了。肌肉记忆这东西吧,它就像腌咸菜,得慢慢入味。
说真的,我当初看到那些小蝌蚪就头疼。后来发现几个诀窍:
现在看谱子虽然还得数格子,但比刚开始强多了。有个特别实用的方法,就是把常用音符做成手机壁纸,天天看自然就记住了。
我知道,谁不想赶紧弹个《致爱丽丝》显摆呢?但实话告诉你,我前两个月都在练:
听起来很无聊是吧?但等真正开始弹曲子时,你会发现手指听话多了。就像学写字先练笔画,这个阶段偷不得懒。
这个问题我可太有发言权了。开始用的电子琴,后来去老师家弹真钢,差点没哭出来:
不过老师说了,初级阶段用带重锤的电子琴完全没问题。等确定能坚持下去了,再考虑买钢琴也不迟。
大概学了一个半月的时候,我特别想放弃。天天练同样的内容,感觉毫无进步。后来老师教了我几招:
最关键的是要明白,进步是螺旋上升的。有时候觉得退步了,其实是身体在重新调整发力方式。
周围好多家长都在问考级的事。我的看法是:
我们成人学琴图的不就是个开心吗?弹点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多好,何必跟自己过不去。
学琴这三个月,最大的感受就是——慢即是快。那些看似绕远路的基本功练习,最后都成了进步最快的捷径。现在每天下班弹会儿琴,成了我最放松的时刻。虽然还是弹得磕磕绊绊,但听到自己能弹出连贯的旋律时,那种成就感,真的绝了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,学钢琴没有想象的那么难,但也没某些短视频里展示的那么简单。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,保持平常心。毕竟咱们又不是要当钢琴家,慢慢来,享受这个过程才是正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