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收到好多私信:"老师,我在XX机构交了2万学费,结果发现老师自己都弹不利索..." 哎,这行水太深了。判断学校靠不靠谱,得先看透这三个底层逻辑:
上周陪朋友去试课,亲眼看见某机构把电钢当三角钢琴宣传...记住这些灵魂拷问能救你钱包:
1. "能看看教师的演奏视频吗?"(要求看近期带时间水印的)
2. "每周回课的具体流程是?"(正规机构会有详细的课后跟进表)
3. "什么教材?"(警惕只说"资料")
4. "琴房怎么预约?"高峰期要抢琴房的直接pass)
5. "换老师怎么处理?"回答支吾的肯定师资不稳定)
看到"1980元包学会"激动!给大家拆解个真实案例:
某机构低价班用在校生代课,把10人编成"VIP小组课"算笔账:
真正良心的价格区间(以一线城市为例):
"学员100%过三级" 可能只给水平高的报名考试
"进口钢琴" 可能是二手翻新
"音乐学院合作单位" 查查官网合作名单就知道
跑了23家机构后说句得罪人的:连锁品牌不一定是优选。去年某上市钢琴教育品牌被曝教师持证率不足30%。反而有些藏在居民楼里的工作室,老师是真正乐团退下来的,课时费还更实在。
最后甩个狠的:如果你去的机构满足以下全部条件,恭喜捡到宝了:
允许你随机旁听任意老师的课
提供免费补课券应对请假
教务系统能查到每节课的教案
每年组织2次以上汇报演出
对了,千万别信"琴送课"的套路——羊毛出在羊身上,那琴可能比培训费还赚你三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