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问题啊,可能很多家长都没认真想过。有的可能是跟风,有的可能是圆自己小时候的梦。但说实话,学钢琴的好处真的不少:
我认识一个小朋友,刚开始坐不住10分钟,现在能专注练琴1小时,这变化连老师都惊讶。
刚开始我也纠结,后来发现关键要看三点:
1.老师水平:别光看证书,听听老师示范弹奏最实在
2.教学方式:有些老师太严厉,把孩子兴趣都吓没了
3.距离远近:这点特别容易被忽略,但大冬天跑大老远上课真的遭罪
个人建议:可以先试听3-4家,让孩子自己选喜欢的老师。我家孩子就是,第一个老师专业但严肃,换了现在这个活泼的,进步快多了。
刚开始学就买三角钢琴?没必要!说说我的经验:
重点提醒:千万别买那种玩具电子琴,键感和真钢琴差太多,反而会养成坏习惯。
老师说"每天1小时"但实际操作起来...嗯,懂的都懂。根据孩子年龄可以这样安排:
关键不是时间长短,而是规律性。哪怕每天只练20分钟,只要坚持就有效果。我家周三周五放学晚,就调整成15分钟基础练习,周末补上。
这个问题争议特别大,我说说自己的教训:
有段时间我盯太紧,孩子边弹边哭,后来改成"每周只重点纠正1个问题"反而轻松多了。
学琴的孩子十个有九个会遇到,表现通常是这样:
突然不想上课
故意弹错气老师
说手疼/头晕/肚子痛
破解方法其实很简单:
1. 降低难度:退回已经掌握的曲目重练
2. 变换形式:让孩子教家长弹,角色互换
3. 创造表演机会:家庭聚会来个迷你音乐会
去年冬天我家孩子死活不肯练琴,后来发现是因为考级曲目太难,老师调整教学内容后,兴趣又回来了。
这个真是见仁见智,我的看法是:
有个朋友家孩子考到8级就再也不碰钢琴了,这种就...挺可惜的。
除了学费,这些隐形消费要提前知道:
建议刚开始学就设立专项基金,我们每月固定存500,专款专用。
有些情况真的不必强求:
音乐应该是给人快乐的,如果变成折磨,及时止损也是智慧。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要问:那学钢琴到底值不值?我觉得吧,关键看期待值。如果指望孩子成为钢琴家,那99%会失望;但如果是为了培养一个终身爱好,那绝对值得投资。我家孩子现在五年级,虽然弹得不算特别好,但能自己扒流行歌,学校活动也能露一手,这就够了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:学琴考验的根本不是孩子,而是家长的耐心和钱包。那些能坚持下来的家庭,我敬你是条汉子!不过话说回来,看着孩子从弹"两只老虎"到能完整演奏一首小奏鸣曲,这种成就感,真的什么都换不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