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开始学琴那会儿,老师说的"控制"像天书。直到三个月后突然开窍:原来弹琴不是按键,是用手指唱歌。具体来说你会得到:
有个学员跟我讲,她家孩子学琴半年后,数学作业里的节奏题居然全对了——这大概就是所谓的"收获"吧。
很多人觉得学琴就是学弹曲子,其实乐理才是隐藏宝藏。比如:
1.节奏感:知道为啥4/4拍叫"哒哒哒"?系统训练后你走路都可能踩上拍子
2.和弦规律:流行歌听两遍就能扒谱的秘密就在这里
3.即兴伴奏:朋友聚会时随手给唱歌的人配伴奏,超有成就感
我见过最神的例子是外卖小哥王师傅,靠着培训班学的乐理知识,现在业余时间在婚庆场子弹键盘,时薪比送外卖高两倍。
钢琴老师不会特意告诉你,但这些改变真的会发生:
有个大学生学员说,自从规律练琴后,他的游戏时长从每天4小时自动降到了1小时——注意力像被重新校准过似的。
自己看视频学也不是不行,但培训班有三样东西无可替代:
记得第一年冬天,老师让我用冰凉的手指坚持弹哈农练习曲,说"肌肉记忆比脑子记忆更可靠"想来,这种专业指导确实省了两年瞎摸索的时间。
说实话,前三个月最难熬。这时候要注意:
我们培训班有个退休阿姨,现在能流畅弹《梦中的婚礼》。她说秘诀就是:"每次想放弃时,就想想已经交的学费"——看,多实在的动力。
要说最大的收获,其实是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有耐心。当你能把《小星星》弹出三个不同版本时,那种掌控感会上瘾的。现在每次路过琴行,我都会不自觉地看几眼——要知道半年前我还分不清钢琴和电钢的区别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