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26 9:43:06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一、为啥要搞这个调查?

简单说就是避免"摸象"培训机构压根不知道学员想要啥,结果课程设置得像"填鸭式教育"有个真实案例:某机构80%的学员其实是冲着减压来的,老师却整天盯着考级进度,这不就本末倒置了嘛!

关键要搞清楚:

  • 学员学琴的真实动机(考级?兴趣?社交?)
  • 能投入的时间成本(每周两小时和每天两小时完全是两码事)
  • 对教学方式的偏好(传统一对一?小组游戏化教学?)

二、问卷设计五大雷区

1.别问废话

像"对钢琴感兴趣吗"这种问题纯属浪费纸张——都来填问卷了肯定有兴趣啊!要问就该问:"如果工作和学琴冲突,您更倾向哪种解决方式?"2.避免专业术语

"您希望采用车尔尼599还是布格缪勒作为初级教材?"新手看到这种选项直接懵圈。不如改成:"您更喜欢哪种练习方式?A)按部就班练曲谱 B)直接弹喜欢的流行歌"3.价格敏感度测试

很多人不好意思直接说嫌贵,可以换个方式问:"课程费用相当于您每月网购支出的20%,您会觉得压力大吗?"(突然发现这招挺狡猾的哈)

三、问题设计的黄金比例

根据我的经验,问卷结构最好按这个配方来:

  • 30%行为习惯题("您平时几点到几点有空练琴?"- 25%动机探测题("想通过学琴获得什么?")
  • 20%教学方式偏好(这个直接影响课程设置)
  • 15%价格测试(别放太前面,像查户口似的)
  • 10%开放题(留个写真心话的地方)

四、让数据会说话

收集完问卷不是终点。去年有家机构发现个有趣现象:周末晚上的课程报名率特别低。后来才知道,原来很多家长这个时间要陪孩子写作业。你看,这就是数据告诉你的真实需求。

分析时要特别注意:

  • 不同年龄段的显著差异(小朋友和家长的需求根本不在一个频道)
  • 填写时长(匆匆勾选的问卷和认真写备注的份量不一样)
  • 开放题里的高频词(比如连续20个人都写"坚持不下去")

五、我的实战建议

说点掏心窝子的观察:现在很多机构把问卷设计得太功利,全程都在试探客户钱包厚度。其实吧,与其急着变现,不如先建立信任关系。比如我们可以在问卷最后加个"最想对钢琴老师说的一句话"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真心话。

有个学员写道:"老师别老皱眉,我紧张得手抖",这比问一百遍"能接受多贵的课程"有价值多了,对吧?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