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刷到过那些弹钢琴的视频,手指在琴键上翻飞,旋律美得让人起鸡皮疙瘩?心里痒痒的想学,又怕自己五音不全、节奏感差?别急,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海林钢琴培训的贝壳下拉到底是个啥,新手怎么上手才不踩坑。
(这里停顿一下)先说明白啊,我不是什么钢琴大师,就是当初跟你们一样懵的小白,后来在海林钢琴培训摸爬滚打出来的。所以下面要说的全是血泪经验,绝对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。
贝壳下拉到底是啥玩意儿?
简单说就是海林钢琴独创的入门教学方法,把复杂的钢琴技巧拆解成"贝壳"式模块。比如右手旋律叫"贝壳"伴奏叫"黑贝壳"配合时像贝壳一开一合——所以才叫"下拉"。
为什么适合小白?
(挠头)我知道你们现在最想问:那到底该怎么开始?别急,咱分三步走:
第一步:装备别瞎买
第二步:课前准备
1. 剪指甲!指甲碰键的声音就像粉笔刮黑板
2. 准备个手机支架,斜45度拍手部动作
3. 下载他们的"贝壳助手"PP(不是广告啊,真能省30%练习时间)
第三步:第一次课怎么熬
老师肯定会让你做这些看似智障的事:
说到这儿你们肯定要问:那得练多久才能弹曲子啊?我这么跟你们说吧,按照贝壳下拉的进度:
突然想起来个重点——千万别自己瞎看网红教程!上次有个学员跟着某音学"弹奏技巧"养成用指腹敲键的坏习惯,花了双倍时间改回来。海林那套方法看着慢,但就像搭积木,底层稳了后面飞快。
关于要不要买钢琴这事...这么说吧,前三个月用电子琴完全没问题。等你能完整弹完《菊次郎的夏天》再考虑真钢,不然大概率变成晾衣架。(别问我怎么知道的)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:钢琴这玩意儿吧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关键看能不能熬过前三个月的"期"我在海林见过太多人,都是坚持每周至少摸三次琴的,现在最差的也能给幼儿园汇演伴奏。那些号称"天赋"的,后来跟我说后悔没撑过第四节课——因为第五节课开始教和弦魔法了。
对了,如果练琴时邻居来砸门,试试把弱音踏板踩到底,然后在琴上铺条厚毛毯。这招我们学员群传了三年,百试百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