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有个学员说:"觉得钢琴是贵族玩具,直到用巴斯蒂安弹出《爆米花》..."你看,成就感来得就是这么快。
买过教材的肯定见过这四个颜色不同的分册,但90%的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搭配使用:
1.基础册(红色):每天必练的""2.技巧册(紫色):相当于健身中的""3.乐理册(蓝色):建议搭配零食食用(真的会边吃边学)
4.演奏册(黄色):周末专属的"甜点"重点来了!千万别按顺序一页页死磕。我见过最聪明的学员是这样安排的:
时间 | 推荐组合 | 耗时 |
---|---|---|
工作日 | 基础册+技巧册前半部分 | 20分钟 |
周末 | 乐理游戏+演奏曲目 | 40分钟 |
Q: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到三个月?
A:问得太好了!根据我们琴房的数据统计...
坑一:盲目追求进度
有个银行经理非要两周学完第一册,结果现在听到《玛丽有只小羊羔》还会手抖。巴斯蒂安每册设计时长其实是:
坑二:忽视听觉训练
教材里那些看似幼稚的"听音游戏"其实是预防你将来弹成"打字机"的疫苗。试过闭眼弹琴吗?现在就可以摸摸键盘试试手感。
坑三:把教材当圣经
遇到过死磕某页练习曲两周的学员,其实巴斯蒂安在序言就写了:"跳过任何让你沮丧的内容"没想到吧?
"学再买"派和"琴免谈"派吵了十几年,我的建议可能有点反常识:
1. 头两个月用电子琴完全没问题(别买带自动伴奏的)
2. 但第三个月必须换配重键盘
3. 真钢?等你弹完第二册再考虑
有个学员用iPad键盘app学完第一册,后来在二手市场淘到台绝佳的日本进口立式琴。你看,省下的学费这不就回本了?
巴斯蒂安最聪明的地方,是把枯燥的钢琴学习伪装成了闯关游戏。那些看似随意的卡通插图、突然出现的摇滚节奏型,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"知识诱饵"下次当你忍不住想合上琴盖时,试试只弹五分钟——就像打开一包薯片,根本停不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