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说真的,每次看到家长带着孩子满大街找钢琴班,我都想冲上去问一句:你们到底知不知道艺考培训和普通兴趣班的区别啊?特别是庐阳区这种培训机构扎堆的地方,一不留神就可能踩坑...
先别急着翻白眼!我见过太多人学了三年钢琴,最后发现根本不符合艺考要求。简单来说:
(掏出手机查地图)光是政务区到三孝口这段路,我就数出17家挂着"考"招牌的。怎么挑?记住这三个死亡问题:
1.师资简历敢不敢晒原件?我见过最离谱的,把钢琴调律师包装成"德国留学教授"2.往年录取名单有没有?注意要看带准考证号的那种,别信"学生考上上音"这种鬼话
3.课程表敢签进合同吗?有些机构前三个月都在教乐理,临考前才突击曲目
(突然想到个事)对了,你们知道吗?去年有家长被忽悠买了台8万的钢琴,结果老师连踏板都不会用...
时间表我直接拍这儿了:
年级 | 可行度 | 必须加练项 |
---|---|---|
小学六年级前 | ★★★★★ | 视唱练耳 |
初一初二 | ★★★☆ | 手指跨度训练 |
初三 | ★☆ | 每天4小时起 |
重点说三遍:童子功不是必须的!不是必须的!不是必须的!但晚学就要接受更残酷的训练方案。我认识个学生高二才开始学,每天练琴到凌晨两点,最后也进了南艺。
(拿出计算器狂按)以庐阳区中等价位为例:
突然想到个冷知识:有些机构会收"过费"这玩意儿既不合法也没用,纯粹是智商税。
说实在的,要不是亲眼见过那些被耽误的孩子,我真懒得写这么长。最后甩几句大实话:
1. 别信"过"承诺,中央院教授都不敢打这种包票
2. 警惕突然的热情,正规机构反而会劝退不合适的学生
3. 试听课一定要录视频,回家放慢速看手型对不对
4. 其实有些独立教师比机构强,但要找对门路
(看了眼钟)都这个点了...要是还有不明白的,建议直接去安艺或者师范学院的琴房蹲点,逮个学生问问比上网查靠谱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