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深吸一口气)说实话,第一次摸钢琴的时候我连do re mi在哪儿都找不着——现在想想,当时要是有人能掰开揉碎讲讲北京这些老年钢琴班的门道,也不至于白交那么多学费。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,把这事儿说透。
最近坐地铁总能看见背着琴谱的银发族对吧?这事儿还真不是跟风。三个硬核原因摆在这儿:
(突然想到个事儿)上次在朝阳区文化馆看见个72岁大爷弹《致爱丽丝》,人家学了才半年...你说气不气人?
价格猫腻:
1. 号称"999元包会"——快跑!钢琴又不是蒸馒头,哪能包熟
2. 卖你两万块课程的——小心!先试试能不能坚持三个月再说
老师资质:
重点来了:一定要试课!就跟买菜得掐掐黄瓜嫩不嫩似的,不试课等于闭眼跳坑。
Q:手指都僵了还能学吗?
A:知道西城区那个关节炎阿姨吗?人家现在能弹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——关键看老师会不会教老年人发力
Q:家里没钢琴咋办?
A:电子琴先练着,2000块左右的够用半年。学成了再换真钢不迟
Q:五线谱像天书怎么办?
A:海淀区有位老师发明了"谱"——把音符画成萝卜白菜,绝了
见过太多老人被忽悠着买课,最后钢琴成了晾衣架。要我说啊,先找个能月付的班,带上老花镜去蹭节体验课。弹错了也没事,谁还不是从《两只老虎》开始的?反正我们楼下的张阿姨现在都能给重孙子伴奏了,那嘚瑟劲儿——啧,早知道当年我也该报个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