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光是今年容桂新开的钢琴教室就有七八家。音乐厅建起来了,文艺比赛多了,家长也更舍得投资素质教育。不过最实在的原因是——现在学琴真的方便!从老城区的社区教室到商场里的连锁机构,走两步就能遇见钢琴老师。
举个真实例子:容桂大道那家"彩虹琴行"原本是卖乐器的,去年开始搞培训,现在周末排队等琴房的孩子能排到门口奶茶店。
别看有些地方装修得跟维也纳金色大厅似的,关键得看教课的人。建议直接问这三个问题:
有些机构张口就是"过三级"挺唬人对吧?但说实在的,钢琴这东西就像煲老火汤,急不得。速成班往往只教考试曲目,基本功稀碎,往后想进阶都难。
容桂有些老教室用的钢琴,键都松了还在将就。建议实地看看:
放心!钢琴又不是杂技,不需要纤纤玉指。见过容桂菜市场那位卖鱼阿姨吗?人家五十岁开始学,现在《梁祝》弹得行云流水。关键是有耐心,跟手指长度真没多大关系。
建议先租三个月试试水。容桂体育路有家琴行,200块包月还送调音,比冲动消费万把块买回家当摆设强。
至少三次,每次不低于30分钟。跟你说个真事:去年容桂青少年宫比赛拿奖那个小学生,其实就每天放学练45分钟,但雷打不动坚持了两年。
疫情期间确实火过一阵,但现在看来...线下课还是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老师能当场纠正你的手型,这点视频教学真比不了。不过可以搭配着用,比如用APP辅助认谱子。
能流畅弹完《献给爱丽丝》前两段(别笑,这曲子技术含量不低),看懂简单五线谱,就算成功上岸了。
1.别一上来就追求难度,先把《小星星》弹稳了比啥都强
2.录音!录音!录音!(重要的事情说三遍)把自己弹的录下来听,进步特别快
3. 参加社区举办的音乐沙龙(容桂文化站每月都有),比关起门闷头练强十倍
4. 遇到瓶颈期太正常了,我见过无数人卡在《欢乐颂》左手伴奏那儿...
5.最重要的是保持快乐,要是练琴变成上刑,那还不如去跳广场舞
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——去年容桂有个退休教师组了个钢琴兴趣班,现在二十多个学员经常在顺峰山公园露天演出。你看,学琴这事吧,说到底就是给自己找个乐子,顺便还能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