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南京每10个孩子里就有3个学过钢琴,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可能不到一半。为什么会这样?可能从一开始就选错了学习方式...
很多人一听到钢琴就想到密密麻麻的黑白键,觉得这玩意儿没个十年八年根本弹不出调调。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!我见过不少学员,三个月就能流畅弹奏《献给爱丽丝》的主旋律——当然啦,得是简化版。
为什么大家会觉得难?主要是三个误区:
去年南京新增了37家钢琴培训机构,主要集中在河西、新街口和仙林三个区域。价格嘛...从80元/课时到800元/课时都有,差别主要在:
1. 老师资质(音乐学院毕业vs业余爱好者)
2. 教学环境(独立琴房vs共享空间)
3. 课程体系(英皇考级vs自主教材)
有个真实案例:张阿姨给孙女报的200元/节的课,结果老师自己连《车尔尼599》都弹不顺溜。所以啊,价格不是唯一标准,得看实际效果。
这个问题我被问过不下一百次。我的建议是:先试听!试听时重点观察:
举个反面例子:有位刘老师上课总说"这个声部要更有颗粒感"哪懂什么颗粒感?换成"像小雨滴落在瓦片上"明白了?
刚入门建议先租琴,南京有不少琴行提供这种服务,月租300-800元不等。等确定能坚持了再考虑买,这时候你至少能分清:
有个冷知识:南京艺术学院后门那条街,藏着五家性价比超高的二手琴行,懂行的都去那儿淘货。
别以为学琴是小朋友的专利!我们机构35%学员是上班族。成人学琴的优势很明显:
*理解力强,乐理学得快
*自律性好,缺课率低
*目标明确(就想弹特定曲子)
不过要注意手指灵活度需要时间培养,别一上来就挑战《野蜂飞舞》,从《梦中的婚礼》开始不丢人。
这事儿得分情况说。如果是小朋友,考级证书在小升初时可能有点用;如果是成人...说实话简历上写钢琴十级还不如写"擅长PPT制作"来得实在。
但考级有个隐形好处:给你阶段性目标。就像打游戏要过关卡一样,没点成就感很难坚持下去。不过千万别为了考级而考级,见过太多孩子考完十级就再也不想碰琴了。
实话实说,基本功练习确实没那么有趣。这时候可以:
1. 把《哈农》练成节奏游戏
2. 用手机录下自己的进步
3. 找些流行歌曲的简易版来弹
4. 加入南京本地的钢琴爱好者群
去年我们组织过紫金山下的露天钢琴会,有个学员弹《成都》时,路过的游客都跟着唱起来了,那种成就感比考级强十倍。
提醒几个常见的坑:
建议多跑几家对比,别被装修风格迷惑。有家机构的接待区放着施坦威,结果教学用的全是杂牌琴...
说到底,学钢琴最关键的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。有人适合严格系统的训练,有人就喜欢随意弹些小曲儿。南京这么大,总能遇到和你对频的老师。重要的是开始行动——你看完这篇文章后,是继续刷手机,还是准备约节体验课试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