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现在连县城菜市场的大妈都能聊两句"钢琴考级"可当你想给孩子报班时,却发现根本分不清599和849的区别?别急,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把县城学琴那点事儿掰开揉碎讲明白。
先说个真事:去年我们县文化馆举办的少儿才艺赛,拿一等奖的是个在本地琴行学了3年的小姑娘,弹的《献给爱丽丝》比某些大城市速成班教的还地道。关键不在于在哪里学,而是怎么学。
县城钢琴培训的三大优势:
不过要注意啊,有些琴行会把电子琴教学包装成钢琴课,报名前一定得确认教的是真钢琴。
2.看学生:要求试听老学员的课,注意观察孩子手型对不对、节奏稳不稳
3.看设备:至少要有两台以上调律正常的立式钢琴,电子琴当教具的可以直接pass
4.看教案:正规老师会有教学进度表,不是想到哪教哪
5.看性格:太严厉的容易让孩子恐惧,太随和的又管不住,要找会鼓励但又有原则的
我们县老张家的孩子就是,换了三个老师才找到合适的,现在考过了五级——所以说啊,好老师比名牌琴行重要多了。
很多家长最头疼的就是这个。说实话,现在5000-8000块的国产钢琴完全够初学者用,不必非追求进口品牌。重点注意:
有个特别逗的事,去年有家长花三万买了台"德国原装琴"调律师打开一看,里面零件贴着"Made in Yixing"所以千万别迷信洋牌子。
这个问题吧,得看年龄:
重点在于规律性!就像我们县一中那个钢琴特长生说的:"每天练半小时,比周末突击四小时强十倍。"特别提醒:千万别让孩子在疲累状态下练琴,容易养成错误肌肉记忆——这玩意儿改起来可比新学难多了。
先说结论:考级有用,但别魔怔。现在主流的有央院、音协、英皇三种,难度和含金量各不相同。
有意思的是,我们县去年有个孩子央院八级优秀,但弹个简单的《梦中的婚礼》反而磕磕绊绊。所以啊,千万别为了考级而考级,把基础乐曲弹好听才是真本事。
建议的进度安排:
1-2年:打好基础,争取过三级
3-4年:突破五级关卡
5年以上:根据天赋决定是否走专业路线
记住,就算不走专业路线,会弹钢琴也是终身受用的技能。我们县医院有位儿科医生,就因为会弹钢琴,特别受小朋友欢迎,候诊区经常变成小型音乐会。
说到底,在县城学钢琴最需要的是耐心。可能没有大城市那么多大师课、音乐会,但只要找对方法,一样能弹出动听的旋律。最近不是有句话特别火嘛——"钢琴不是奢侈品,是生活品"放在县城尤其合适。
要是拿不准主意,不妨先去本地文化宫蹭节体验课看看。毕竟啊,鞋合不合适,只有脚知道;琴学不学得成,得让孩子的手指说了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