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觉得学钢琴必须小时候开始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成年人学琴反而有优势:理解力强、目标明确。梦溪的学员里就有不少上班族,有位40岁的阿姨从零开始,两年后居然能流畅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
关键点:
现在钢琴培训机构遍地开花,怎么选才不会踩坑?根据我的观察,要注意这三个硬指标:
1.师资透明度:梦溪所有老师的毕业院校和教学视频都公开
2.课程体系:别信"成班"机构都会有阶段性目标
3.琴房配置:真钢和电钢比例至少1:1(梦溪是2:1)
有个真实案例:去年有家长图便宜选了个没资质的机构,结果孩子学了半年连五线谱都认不利索,转到梦溪后三个月就跟上了进度。
很多人觉得钢琴课贵,其实你付的不只是课时费。以梦溪为例:
特别要说的是他们的"峰练琴"制度——报课就能免费预约琴房,这笔隐形福利很多人没算进去。
见过太多人在这栽跟头了:
× 每天必须练满1小时(质量比时长重要)
× 只练喜欢的曲子(基本功会塌方)
× 用电子琴替代钢琴(触键感觉完全不同)
梦溪的王老师有个特别形象的比喻:"练琴就像煲汤,火候不够就是一锅开水,看着冒泡其实没滋味。"五、演出机会真的重要吗?
这么说吧,梦溪每季度的小型演奏会,看着是给家长展示成果,其实对学员心理素质的帮助超乎想象。去年有个小学员第一次上台紧张到忘谱,现在居然能在商场即兴演奏了。这种成长啊,光靠闷头练是练不出来的。
给新手的建议:
要说最实在的体会,我觉得学钢琴最神奇的不是学会弹曲子,而是慢慢培养出对声音的敏感度。现在听到汽车鸣笛都能分辨出音高了,这种改变谁能想到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