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牛街这片儿的钢琴培训可太接地气了。不像那些高大上的音乐机构动不动就谈"艺术修养"老师更爱说:"咱先把《小星星》弹利索咯!"几个显著特点你得知道:
去年有个退休的张阿姨,零基础开始学,现在都能给孙子伴奏《两只老虎》了。你看,学琴这事儿真不分年龄。
我见过太多人刚开始热情高涨,结果三个月后钢琴成了晾衣架。这几个雷区你可得躲着点:
不是说考级不好,但一上来就冲着八级去?这跟还没学会走就想跑马拉松差不多。牛街的王老师常说:"级证书又不能当饭吃,让孩子享受音乐才要紧。"
网上那些标价两千的"九成新钢琴"里有八个是翻新货。建议先去琴行租琴试试,牛街路口那家乐器行就能月租,三百来块钱。
"必须练两小时!"这种要求纯属耍流氓。其实每天认真练20分钟,比心不在焉磨蹭两小时强多了。
牛街少说有十几家钢琴教室,挑老师记住这三点:
1.看示范:让老师弹段曲子,要是他自己都磕磕巴巴...你懂的
2.听讲解:好的老师会把"高抬指"术语翻译成"像拍皮球一样弹"
3.问进度:拍胸脯保证"半年包过三级",趁早绕道走
李老师的工作室就在输入胡同,她有个特别好的习惯:每节课都给家长发段孩子弹琴的视频,附上详细点评。
别觉得三十岁学琴太晚!牛街社区大学去年开的成人班,最年长的学员62岁。给你几个实用建议:
上周去牛街清真超市,听见二楼传来《卡农》——居然是水果摊老马在练琴,他说现在每天收摊后练半小时,比刷手机解压多了。
如果拿不准能不能坚持,可以考虑:
千万别信"不买好琴就学不好"话,牛街文化站的立式钢琴都用了二十年,照样培养出不少好苗子。
要说我的个人看法啊,学琴最珍贵的不是弹得多厉害,而是给生活打开一扇新窗户。牛街教钢琴的陈大爷有句话特别在理:"错了重来就是,谁还没弹错过几个音呢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