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觉得"老师教肯定学不会"钢琴入门真没想象中那么玄乎。想想看,手机都能教会我们用各种APP,钢琴不就是88个黑白键的组合嘛?重点在于找到对的方法。
别一上来就买三角钢琴!咱们分三种情况说:
把钢琴摆在哪里很重要:
1. 避开阳光直射的位置(木头会变形)
2. 不要对着空调出风口
3. 准备个可调节高度的琴凳(这点超多人都忽略了)
现在学琴真的和咱们小时候不一样了,分享几个亲测好用的工具:
1.Simply Piano:像玩游戏一样学乐谱,孩子抢着要练习
2.口袋五线谱:把枯燥的识谱变成闯关游戏
3.节拍器APP:免费的那种就行,别花冤枉钱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——用这些工具的家庭,孩子坚持练琴的概率比传统教学高出40%。不是说老师教得不好,而是互动性真的很重要。
别被"每天练2小时"吓到,科学证明:
推荐这样安排:
记住啊,刚开始手型丑点没关系,先培养兴趣最要紧。我见过太多孩子被严格要求手势,结果彻底讨厌钢琴的案例。
你不是音乐老师没关系,但可以做这些:
最忌讳的就是坐在旁边不停纠正"错了那里不对"你想想要是有人这么盯着你工作,是不是特别崩溃?
Q:大人能学吗?
当然可以!成人理解力更强,30天就能弹简单流行曲。深圳有位50岁的阿姨,零基础开始学,现在都能给孙子伴奏了。
Q:一定要学五线谱?
不一定。很多流行钢琴谱用简谱或者和弦标记,照样能弹得很好听。先培养兴趣,后面再补乐理知识完全来得及。
Q:手小怎么办?
钢琴家李斯特的手也就比普通人大一点,关键在灵活性。可以专门找些手小适合的曲目,比如巴赫的某些作品。
见过太多家庭在这件事上走弯路,说几点大实话:
最近有个说法特别认同——钢琴应该是家里最贵的玩具,而不是最痛苦的家具。这话说得太到位了,你们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