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绵阳每10个想学钢琴的人里,有7个卡在第一步——不知道该打哪个电话咨询。更头疼的是,好不容易打通电话,却连该问啥都懵懵的...别急,这篇就是专治这种"综合征"实战指南。
我见过太多人一开口就问"多少钱一节课"被销售忽悠着报了48节起订的套餐。其实价格应该放在最后问,先得搞明白这些:
有个真实案例:上周王阿姨给女儿咨询,对方说"我们老师带过李云迪同门"结果一查发现老师只是参加过大师班...所以记住啊,越具体的描述越可信。
我整理了份"防坑清单"打电话直接照着念:
1."能指定老师吗?换老师要额外收费吗?"
(很多机构会把好老师当诱饵,实际安排助教)
2."请假怎么补课?超过多少次会作废?" (有些机构规定三个月内不消课自动作废)
3."什么教材?会根据进度调整吗?"
(警惕永远只教《小汤》的机构)
4."比赛/考级费用包含在学费里吗?"
(隐形消费重灾区)
5."能看下教室监控回放吗?"
(判断老师真实教学状态的终极杀招)
记得通话时打开录音!有些口头承诺事后根本不认账。
涪城区那家号称"进口钢琴",其实只有两台施坦威是真货;游仙区某连锁机构,老师流动率高达70%...这些内幕电话里根本问不出来。建议:
有个冷知识:周三下午打电话最容易接通负责人,周末基本都是兼职客服。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:别信"过三级"鬼话,我见过最夸张的机构,让学员同一首曲子反复考三年...其实选老师就像找对象,电话里再天花乱坠,不如去琴房蹲点听实际教学。
对了,突然想起个关键细节——要问清楚调律师是不是驻店的。有些琴行的钢琴音准能偏差半个调,孩子耳朵就这么练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