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总觉得学琴就得每天练8小时,弹不好还要挨戒尺?现在早不是这样了。迷鹿最厉害的就是把学琴拆解成打游戏似的闯关模式:
有个40岁的学员跟我说,他原本连五线谱都认不全,现在居然能弹《菊次郎的夏天》给女儿当睡前曲——虽然中间还卡壳了两处,但孩子笑得特别开心。
刚开始学琴的人啊,总有些奇奇怪怪的误解:
1.“必须买台三角钢琴”
其实立式电钢完全够用,我见过用3000块入门琴考过五级的。关键是别让设备成为拖延的借口。
2.“手指短就学不了”
成年人的手再短也比6岁琴童大吧?重要的是学会手腕平移的技巧。
3.“每天必须练2小时”
重点不在时长而在频率,每天20分钟比周末突击4小时效果好得多。
他们的课程表看着特别“不正经”——居然有《用钢琴弹流行歌撩妹/汉指南》这种课。但仔细琢磨挺有道理:
有个大学生学员靠弹《告白气球》追到了音乐系妹子,后来反而认真学起了巴赫...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
除了能弹曲子,很多学员还发现了意外惊喜:
上周还有个程序员学员跟我说,他现在debug时脑子里会自动播放《卡农》的旋律,错误率居然降低了...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玄学。
如果看完这篇你还犹豫,不妨先试试:
1. 手机下载迷鹿APP做15分钟指力测试
2. 去体验课摸真琴(很多机构提供免费试弹)
3. 设定个小目标——比如三个月后录段《生日快乐》发朋友圈
记住啊,弹错音不丢人,不敢开始才可惜。我见过太多人等“准备好”等了十年,最后连中央C在哪都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