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看到别人行云流水弹曲子,总觉得那双手被施了魔法对吧?其实钢琴入门真没想象中恐怖,关键得搞明白三件事:
在爱尔上课的第一周,老师会带你玩"找邻居"——中央C的左边是谁?高音谱号住几楼?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,谱子很快就从外星文变成老朋友。
见过太多人抱着"我先自己试试"的心态,结果练出满手毛病。有个学员小王,跟着APP学了三个月,结果:
专业老师就像健身私教,能实时纠正你的"演奏姿势"爱尔采用的"阶纠错法"有意思:
1. 先让你自由发挥弹一段
2. 用手机录下来慢速播放
3. 师生一起找变形金刚...啊不是,找需要改进的地方
这个误会可大了!虽然小朋友关节软,但成年人有两大优势:
1.理解力更强:和弦原理一点就通
2.专注度更高:能坚持45分钟不走神
上周遇到位50岁的阿姨学员,三个月就拿下《献给爱丽丝》的前半段。她的秘诀是每天"三个五分钟"练习法:早晨练指法、午休认谱子、晚上跟节拍器,把碎片时间用得明明白白。
说实话,反复练音阶确实容易睡着。我们研发了些野路子:
最近特别火的"闯关模式"有意思,每掌握一个技巧就解锁新曲目,跟打游戏似的。有个学员半年通关后,居然能边弹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边跟观众挤眉弄眼。
初学真不用买三角钢琴!考虑这几个实际因素:
重点说说耳机这个事。有位住在筒子楼的学员,每天凌晨练琴全靠耳机,现在弹肖邦夜曲时,连楼上经常投诉的大爷都开始趴门口偷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