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提到学琴,总有人摸着后脑勺说:"我这老胳膊老腿的..."住!成年人的优势可比小朋友多多了:
重庆观音桥的张阿姨就是典型案例,50岁退休开始学,现在都能弹《梁祝》了——你看,关键不是年龄,是决心。
像解放碑的"韵阁"老牌机构,优势在于:
不过得注意两点:别被高价套餐忽悠,还有尽量选离家近的——重庆这地形,跨区上课堪比西天取经。
适合住渝北区这些新兴住宅区的朋友:
但价格嘛...听说江北嘴有位海归老师,课时费够买两斤火锅底料了。
最近重庆年轻人特别流行这个组合:
不过建议搭配每月1次线下指导,毕竟手型这种还是得真人看着。
刚入门的伙伴常踩这些雷:
1.盲目追求进度:有人三个月就想弹《梦婚》,结果手指差点打结...
2.忽视基础练习:哈农练习曲就像火锅里的毛肚,看着普通但必不可少
3.选错教材:成年人不该用儿童教材,就像大人不能老穿童装对吧?
沙坪坝有家机构特别实在,第一节课就教怎么保养钢琴——重庆这湿度,不好好保养,琴键可能比老火锅还黏糊。
比如"三个月弹会《成都》给老婆庆生"比"我要当钢琴家"多了对吧?
重庆有好几个成人钢琴社群,上周还在洪崖洞组织过街头表演,那场面...虽然弹错音也不怕,反正游客以为是特色演奏。
从第一节课的《小星星》到半年后的《夜的钢琴曲》,回头看特别有成就感——记得发朋友圈要屏蔽爸妈,不然他们该问"怎么不去相亲"。
说到这儿啊,我突然想起个事。去年认识个在朝天门做批发的老板,他说学琴之后谈生意都更有底气了。倒不是真要靠这个赚钱,而是那种"我能做到"的自信,连客户都能感受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