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为什么有人花3万买钢琴放家里吃灰,而有人用5千块的琴弹出专业水平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个事儿。
误区一:必须买琴才能学
去年有个学员非要先买施坦威,结果学了两个月就放弃,现在那台20多万的琴成了她家最贵的装饰品...所以说啊,别急着掏钱,先确定自己是不是真喜欢。
误区二:年纪大了学不会
我教过最励志的是个外卖小哥,用二手电钢每天练配送间隙的15分钟,半年就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
1. 预算怎么定?
有个特别逗的事儿,上个月有客户非要说"便宜琴伤手"结果试弹时根本分不出5万和50万琴的区别...其实啊,手指力度比琴键重量重要十倍。
2. 尺寸怎么选?
3. 维护成本算清楚
"过级"套路
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某机构用"名师",结果老师只是去德国旅游过...一定要试听!一定要看资质证书!
课程体系对比
有个大学生找我诉苦,说在别处学了半年还在弹《小星星》变奏曲,后来调整方法两个月就能给合唱团伴奏了。
1.先租后买绝对明智,很多琴行租满一年可抵扣购琴款
2.别迷信进口琴,印尼产的钢琴可能比日本原装更适合南方气候
3.每天20分钟>周末突击,肌肉记忆需要持续刺激
4.录音回放是进步最快的捷径(虽然听着很羞耻)
最后说个冷知识:钢琴老师自己用的琴往往不超过3万元,因为钱都花在进修学习上了。音乐这事儿吧,手指底下的功夫比木头里的玄学重要多了。要是看完还有拿不准的,带杯奶茶来琴行找我唠嗑都行,反正周末我都在那儿教小朋友——顺便说句,千万别信"小学琴"的鬼话,我最好的成人学生38岁才开始学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