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80%的成年人在钢琴前坐下时,手指会不自觉地蜷缩——这恰恰暴露了新手最典型的恐惧:"我连手型都不对,怎么敢学琴?"而郑老师的钢琴课,就是从撕掉这些标签开始的。
(这里停顿一下...说真的,我见过太多人因为"小"大"没乐感"钢琴梦了)
首先得说,传统钢琴教学的反人性操作:一上来就要求手型像拱桥、必须识五线谱、每天练哈农...(拜托!又不是要考音乐学院)郑老师的方法就贼实在:
1.先听再弹:用《卡农》《告白气球》这类耳熟能详的旋律建立成就感
2.黑键定位法:不用数线就能找到中央C的野路子
3.节奏游戏化:把四分音符变成""分音符变成"小跑"(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事——上周有个学员说:"弹错音根本不会爆炸啊!"## 成人学琴最该警惕的三大坑
说到这儿得插播重要提醒!很多培训机构就指着你踩这些坑续命呢:
-坑1:必须买钢琴才能学
(郑老师原话:"先用电子琴确认自己能坚持三个月")
-坑2:考级才是终极目标
实际考过十级还不会即兴伴奏的大有人在
重点在于有效练习20分钟,比如:
(突然意识到...这不就是健身圈的"化训练"吗?)
这部分可能得罪人,但你们必须知道:
1.钢琴老师也分类型
2.教材的潜规则
车尔尼不是唯一选择!《流行钢琴简易教程》这类才是成人真爱
3.课时费的真相
200元/节和500元/节的差别,可能只是琴行的地段租金
(写到这里突然收到郑老师微信:"别忘了告诉学员,我们周三的免费公开课可以随时推门进来"啧,这广告打得真自然)
我知道你们最想问:"能不能一个月速成?"作为见过300+学员的旁观者,说点大实话:
能速成的:
需要时间的:
但郑老师有句名言特别戳我:"钢琴不是用来征服的,是用来对话的"——就像你现在结结巴巴说外语,也不影响表达爱意对吧?
见过太多学员被"高雅艺术"标签吓退。其实钢琴就是个大型玩具啊!郑老师最让我佩服的是,他会在第一节课就让你制造"噪音"——用力砸键盘、用手肘压琴键...(对,就是消除神圣感)
突然想起上周那个50岁的阿姨学员,她问:"学琴会不会太晚?" 郑老师当时指着琴键说:"你看,这些黑白键又没标注适用年龄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