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学钢琴特别快吗?我最近参加了一场为期三周的钢琴展览培训,发现这事儿还真不是天赋决定的。今天就把这些干货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,保证连完全没摸过琴的人都能听懂。
钢琴展览培训到底有啥特别的?
跟普通钢琴课不同,展览培训最大的特点就是——玩着学。我们第一天就被带到一个摆满各种钢琴的展厅,从古董三角琴到最新款的智能钢琴,随便试。老师说了句特别实在的话:"先爱上声音,再学怎么制造声音"这话我记到现在。
培训分成三个主要部分:
零基础该怎么上手?
很多人觉得学琴就得从枯燥的音阶开始,其实完全不是这样。我们老师教了个特别有意思的方法——先弹喜欢的旋律。哪怕只是《小星星》的前两句,能弹出熟悉的调子,成就感立刻就来了。
几个新手最容易踩的坑:
1. 坐姿不对:弓着背弹一小时,第二天腰就废了
2. 手指太僵硬:像抓鸡蛋一样自然弯曲最合适
3. 急着双手合弹:先练熟右手旋律再加左手伴奏
说到这儿得提个真实案例。班里有个五十多岁的大姐,完全零基础,第三周就能弹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了。她秘诀就俩字:慢练。每个小节反复弹十几遍,速度放到最慢,等肌肉记住动作再加速。
展览培训比自学强在哪?
自己看视频学不是不行,但有三件事必须老师当面教:
培训期间有个数据挺让我惊讶的:90%的自学者会在三个月内放弃,而有老师指导的坚持率高达65%。差别就在能不能及时解决问题。
钢琴选购的门道
展览最棒的部分就是能试弹各种琴。老师说选琴跟找对象似的,得看"眼缘"我总结了几条选购要点:
有个学员本来想买台两万的立式琴,试弹对比后换了台四万的,他说:"是贵点,但每次打开琴盖都忍不住想弹。"这就是好琴的魅力。
练习时间的秘密
每天练多久?这个问题被问得最多。老师给的答案很实在:十分钟有效的练习胜过一小时瞎弹。重点是要有目标,比如今天专门攻克某个小节,或者把速度提到某个档次。
我自己摸索出的时间分配:
乐理真的那么可怕吗?
很多人被五线谱吓退,其实入门阶段只需要知道:
老师教了个野路子——先学简谱入门,同时慢慢认五线谱。等会弹十来首曲子后,突然就发现能看懂五线谱了,特别神奇。
演出紧张怎么办?
结业时有汇报演出,我紧张得手心出汗。老师说了个立竿见影的方法:把注意力放在音乐上,而不是自己身上。想着怎么把曲子表达好,反而忘了紧张。
几个克服紧张的小技巧:
这次培训给我最大的启发是:学钢琴不是爬山,非得咬牙登顶;更像是逛公园,走几步就有风景。现在我家那台二手钢琴不再是摆设,每天晚饭后弹半小时,比刷手机放松多了。要是你也想学,记住一句话——最好的开始时间永远是现在,管他三十岁还是五十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