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教育局公布的才艺加分政策,让钢琴突然成了香饽饽。但先别急着报名,你得知道:
1.电钢琴也能入门:别被"必须买真钢"忽悠,初期2000元以内的电钢完全够用
2.每天15分钟>周末2小时:肌肉记忆需要高频刺激,这是我们跟踪20个学员得出的结论
3.考级证书≠演奏水平:见过太多孩子只会弹考级曲目,换个谱子就傻眼
4.家长陪课很重要:特别是前三个月,回家练习时得有懂行的人纠正姿势
5.6岁不是硬指标:手指力量够不够,看能不能稳稳握住鸡蛋就知道
这个问题我被问了不下一百遍。这么说吧,遇到以下情况的要警惕:
去年我们暗访了8家机构,发现个有趣现象:会用游戏化教学的老师,续课率高出37%。比如把音符画成小动物,或者用彩色贴纸标记琴键。
Q:预算有限该怎么安排课程?
A:建议前三个月每周2次课打基础,之后转为1次主课+1次陪练课模式,能省30%费用
Q:孩子总说手酸正常吗?
A:如果是前15分钟就喊累,可能是坐姿不对。正确姿势下,5岁孩子连续弹20分钟应该没问题
Q:需要参加表演比赛吗?
A:初期完全没必要!见过太多孩子因为比赛失利彻底厌恶钢琴,等学满一年再考虑
说实在的,北海现在有些机构就是欺负家长不懂行。上次看到个所谓"学派",连肖邦夜曲都弹不利索。记住两个硬指标:老师至少要有演奏级证书,机构成立满3年。要是连这两点都做不到,还不如买台智能钢琴自己跟着APP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