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觉得"手指硬了"记性差了"学不了,其实钢琴老师最怕的反而是小时候被逼着考级留下心理阴影的学员。成年人学琴有三大优势:
上周我遇到个50岁的阿姨,从《小星星》开始练,半年后竟然在家庭聚会弹了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关键是她每次上课都乐得像捡到宝似的。
跑过新街口三家机构的我算是看明白了,市面上主要分这几类:
1.考级突击型:进度快压力大,适合要证书的
2.老年休闲型:集体课多,进度慢
3.成人兴趣班:通常周末开课,能自选曲目
建议先去琴行要节体验课,重点观察两点:老师会不会根据你的手型调整指法,以及有没有专门针对成人的教材。河西万达那家"慢节奏钢琴"就做得不错,他们甚至给每首练习曲都配了流行歌改编版。
这个还真得看个人生物钟。我试过:
现在固定在周六10:30上课,因为发现个冷知识——人体核心温度在上午11点达到峰值,这时候手指灵活度最高。不过要是遇到老师调课,也别太纠结,坚持练习比时段选择重要得多。
价格猫腻主要在三个方面:
说实在的,刚入门真没必要选最贵的。我第一年用的6000块电钢练习,后来换2万多的立式琴才发现,前期的重点应该是建立正确的手型和节奏感。现在珠江路有家工作室推出"峰卡"日晚间课时费直接打六折。
见过太多人在这栽跟头,说几个血泪教训:
我房东女儿每天练哈农半小时,三个月进步比我瞎弹半年还明显。后来偷师了她的方法:把手机放谱架上录视频,既能看手型又能听节奏。对了,如果住公寓,记得淘宝买个"音踏板"省去不少邻里纠纷。
要说最大的感悟啊,钢琴不是用来"学会",而是用来"玩"的。上周在鼓楼校区碰到个程序员,他把《超级玛丽》背景音乐编成钢琴曲,现在每次练习都跟打游戏通关似的带劲。你看,找对方法的话,黑白琴键上蹦跶的可都是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