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觉得钢琴是"乐器"其实吧...(挠头)这种想法早过时啦!博乐最擅长的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:
(喝口水)这么说吧,我见过太多把肖邦弹得行云流水的老师,但能教会菜鸟的才是真本事。博乐的教师团队有个"三不原则"1. 不用专业术语轰炸学员
2. 不对比其他学员进度
3. 不布置超出能力的作业
王老师有句口头禅特别有意思:"咱们弹琴啊,就跟煮泡面似的——水开下面,三分钟搞定,整太复杂反而容易糊锅。" 他们甚至开发了套"厨房教学法"把和弦比作调味料组合,节奏比作火候控制...
普通机构按月收费,这里偏要按成果阶段收费。比如:
最绝的是"关模式"完成目标就发实体勋章。上周碰到个六十岁阿姨,书包上别着七枚勋章晃悠,那得意劲儿比广场舞领舞还带感!
(掏出计算器按几下)这么说吧,比健身房私教便宜,比奶茶续命有意义。普通班每小时80-120元,但经常搞"拼团优惠"带闺蜜来各减200,带老伴来送双人课程。对了,他们琴房有面"退费墙"所有申请退款的学员留言,三年下来才17张便签纸...
有对年轻夫妻很有意思,本来只想让孩子学,后来爸爸偷偷报成人班,现在全家周末搞家庭音乐会——这笔投入,值不值你说了算。
想象中钢琴教室都是黑漆漆的严肃房间?博乐完全反过来!浅蓝色墙面,窗台摆多肉植物,候课区有自助咖啡机。更神奇的是每间琴房都装了双色灯:
有次路过看到个场景:绿灯亮时老师在弹《天空之城》,黄灯亮时小学员磕磕绊绊跟着弹,俩人隔着玻璃相视一笑——哎呀,突然就明白什么叫"温度"了。
在体验过三家机构后,发现博乐最聪明的地方在于:把学习难度游戏化。他们深谙现代人注意力法则——与其苦口婆心劝人坚持,不如设计即时反馈机制。那个总蹲在走廊喂流浪猫的教务主任说过:"卖的不是钢琴课,是让人生多一种可能性的快乐。"最近他们搞了个"30天抖音挑战"让学员每天上传15秒练习视频。最火的居然是个五十岁大叔的《粉刷匠》变奏版,底下评论清一色"谱子!"你看,学乐器早就不是小孩的专利了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