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肯定见过那种一节课80块的社区工作室,也听说过收费500起的"课"其实价格差在三个地方: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——最贵的未必最好。去年某连锁机构打着"音乐学院师资"号,结果被扒出来老师都是临时工...
"过钢琴十级"——考级委员会是你家开的?
"三个月能弹《梦婚》"——除非你每天练8小时
"免费试听课送教材"——去了就知道什么叫捆绑销售
更绝的是有种"老师"时特别耐心,等交了年费就总换代课老师。建议你们一定要:
1. 查机构营业执照注册时间
2. 要教师学历证明原件(别信复印件)
3. 看琴房隔音棉厚度(这点超重要!)
年轻人现在报班可太会玩了。我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:
有个银行小姐姐更绝,她专找退休的音乐学院教授,课时费比机构便宜不说,人家还能教即兴伴奏——现在她可是单位年会的钢琴女神。
这个问题我专门问了三位专业评委,他们原话是:
"就像用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区别"前期可以用,过了三级必须换""差异大到像在键盘上弹棉花"不过要是你住宿舍或者常搬家,雅马哈CLP系列确实是不错的选择。重点是要选带逐级配重键盘的,千万别买那种发光电子琴...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。
说了这么多,直接上干货吧:
1. 先确定你要什么——考级?兴趣?还是就想发朋友圈?
2. 试听时重点观察:老师会不会纠正你的手型(这个超重要)
3. 避开那些装修得像夜店的琴行(别笑,真有这种)
4. 周三下午去考察,这时候最能看到真实运营状态
有家藏在巨海城的小工作室特别有意思,老板是留俄回来的,上课会讲柴可夫斯基的八卦。这种有灵魂的教室,比连锁机构模板化教学强多了。
最近发现个玄学——看机构里的植物养得好不好。能把琴叶榕养活的,大概率教学也不会太差。你说这算不算另类评判标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