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别急着被价格表吓到,咱们得搞明白几个关键点:
举个真实例子:李阿姨给女儿报了嘉定新城某机构的课,180/节觉得挺划算,后来发现老师其实是体育系转行的...所以说,价格不是唯一标准啊!
我特意跑了几个地方打听行情(真的腿都跑细了):
刚入门的小白最容易踩的坑:
1.低价体验课套路:9.9元三节课?后期续费直接翻倍
2.考级包过骗局:敢承诺"三级包过"的机构,建议直接绕道
3.教材费猫腻:说好200/节,结果每节课另收50教材费
有个学员跟我吐槽,报的6800包年套餐,结果老师半年换了三个...所以说一次性交太多钱真的要谨慎。
根据我这些年观察的经验:
王叔叔家的故事特别典型:他孙子原先在机构学,后来发现小区里有位钢琴调律师也教课,价格只要三分之一,效果反而更好——所以说有时候贵的未必适合。
说实在的,学钢琴不是买白菜。见过太多家长一开始图便宜,结果孩子基本功没打好,后期改毛病比从头学还费劲。我的观点很明确:
最后说句大实话:钢琴这东西,你投入多少钱其实不重要,重要的是投入多少有效时间。见过拿二手钢琴练出十级的孩子,也见过家里摆着施坦威从来不碰的...(突然陷入沉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