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学琴就是照着谱子按键盘,其实啊,培养乐感比弹对音符更重要。好的培训班会教你:
1.耳朵训练:听得出do re mi在哪儿
2.节奏感培养:别小看拍子,这是灵魂
3.手指协调:左手画圆右手画方那套
举个真实例子,上周有个宝妈带着7岁娃来试课,孩子第一节课就能用《小星星》的旋律即兴改编,把家长都惊着了——你看,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。
在张家窝转一圈能看到不下十家琴行,教你几个避雷诀窍:
有个学员之前图便宜报了家小工作室,结果用的电子琴连踏板都没有,三个月下来只会机械按键,现在换地方重学反而更费劲。
这话我可听太多了!告诉你个冷知识:成人学员的坚持率是小孩的3倍。为啥?因为:
1. 理解力强,乐理学得快
2. 知道自己要什么
3. 花自己的钱更认真
我们这儿有个50岁的阿姨,从《欢乐颂》开始练,现在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她说每次弹琴都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,比刷手机充实多了。
见过太多人抱怨"进步"其实问题在这儿:
上周有个大学生说他练《卡农》一个月没进展,我让他把手机放琴盖上录了一遍——听完他自己就发现右手总比左手快半拍。
刚开始真不用买两三万的立式琴,考虑这几个方案:
1.租赁:200-300元/月,带保修的那种
2.电钢琴:推荐雅马哈P系列,手感接近真钢
3.二手琴:一定要带调音师去看
去年有对夫妻给孩子买了台二手进口琴,结果每年调音都要花800多,后来才知道是海运受潮导致的——这种冤枉钱咱不花。
要说个人观点啊,我觉得学琴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。见过不少家长追着老师问"多久能考三级"我说,能把《生日歌》弹出感情,比硬啃考级曲目有意义多了。音乐嘛,说到底是为了表达,不是给证书打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