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看到别人十指翻飞弹《梦中的婚礼》,总觉得这玩意儿得从娘胎里练起?打住!智乐的王老师带过最年长的学员是72岁退休教师,现在人家能把《梁祝》弹得催人泪下。关键就三点:
市面上钢琴班五花八门,怎么判断靠不靠谱?咱们智乐的做法就比较实在——先试三节课再说话。具体怎么挑?给你划重点:
1. 看琴房环境(隔音棉厚度决定你听不听得清自己弹啥)
2. 问课时安排(突击考级速成班≈减肥药广告)
3. 盯老师示范(自己都弹不顺溜的肯定教不好)
上周有个妈妈带着7岁孩子试听,原本担心孩子坐不住,结果小家伙对着双排键电子琴玩了半小时都不肯走...所以说啊,兴趣这东西,得先让人摸得到才行。
这话就跟问"30岁喝牛奶还能长高吗"一样可爱。智乐的成人班现在火爆得很,上班族们发现:
记得有个程序员学员,起初连《小星星》都弹得像摩斯密码,现在居然组了公司乐队。他说的挺在理:"写代码是跟机器讲逻辑,弹琴是跟自己讲感情。" 四、坚持不下来的真相是什么?
很多人不是输在天赋上,而是死在练习方法。咱们的教学总监老李常说:"把练习切成薯条——细点才好吃"比如:
最近有个案例特别逗,学员用《植物大战僵尸》主题曲当练习曲,现在听到邻居家孩子练琴就条件反射想种豌豆射手...
总有人问"得买台三角钢琴才够格"跟健身非要穿lululemon一个道理。智乐的建议很接地气:
去年双十一,我们帮学员挑了台二手雅马哈,省下的钱够上半年课。现在这姑娘已经能教室友弹《卡农》了,所以说工具重要,但终究是人在弹琴对吧?
要说学钢琴最神奇的地方,大概是能让时间变得有形——三个月前还分不清升降号,现在居然能看着谱子弹出旋律。在智乐见过的学员里,有靠弹琴戒掉熬夜的,有通过音乐治疗焦虑的,最意外的是有个外卖小哥考完八级后转行做了钢琴调律师...
所以啊,别管什么"黄金年龄"天赋异禀"的鬼话。钢琴这东西,你认真待它,它就给你惊喜。哪天路过琴房听见断断续续的琴声,说不定就是下一个故事的开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