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去年深圳老年大学钢琴班的报名人数直接翻了一番。手指动一动,脑子更灵活,这是医学研究早就证明的事儿。而且你看啊:
"我手指都僵了还学啥钢琴"这话听着耳熟吧?其实啊:
1.不需要童子功:成人学习有自己的节奏
2.不用死磕考级:会弹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就够乐呵半天
3.设备不烧钱:2000块的电子琴照样能弹出花来
罗湖区张阿姨的故事特别逗,她刚开始连五线谱都看成小蝌蚪,现在都能给孙子伴奏《小星星》了。关键是找到对的教学方法,这事儿咱们待会儿细说。
经过实地探访,这几个地方真心推荐:
重点说说那个社区公益课堂。盐田区有个王老师特别会教,把巴赫的曲子改编成老年人熟悉的红歌旋律,学起来特别带劲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别被某些机构"三个月速成"的广告忽悠了,学琴这事儿急不得。
遇到好老师真的能少走十年弯路。怎么挑?记住这几点:
1. 看有没有教老年人的经验
2. 第一节课就让你买琴的慎选
3. 最好能试听一节课感受下
龙华区李老师的法子挺有意思,他用麻将牌教节奏,用广场舞的步子教节拍,老人们学得那叫一个快。所以说啊,方法对路了,进步是看得见的。
华侨城医院的康复科主任提了个醒:老年人练琴要讲究科学。他们做过跟踪调查:
宝安区有个退休工程师发明了"分段练习法"把练习时间打碎,效果反而更好。这事儿说明啥?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市面上钢琴从几千到几十万都有,怎么选不踩雷?
有个特别实在的建议——先去琴行租三个月试试。福田中心区有家琴行提供以租代购服务,很多老人都是先租后买,这样最保险。
要说我的个人看法啊,老年人学钢琴真不只是为了消遣。你看莲花山公园那帮老伙计,自从组了钢琴兴趣小组,个个精神头都不一样了。这玩意儿比整天窝在家里刷手机强多了,既活动手指又活跃大脑,关键是——开心啊!音乐这东西,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