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成年人学钢琴反而有3个隐藏优势:
潜江本地的王阿姨就是典型案例。退休后报的班,现在不仅能给孙子弹儿歌,最近还在排练《梁祝》选段——虽然速度放慢了三倍吧,但架势绝对专业。
有些机构打着"包教会"旗号,其实吧...这么说吧,就像宣称吃一个月小龙虾能变钢琴家一样离谱。靠谱的老师都会告诉你:每周3次课+自主练习,3个月能流畅弹简单流行曲才是真实进度。
建议直接杀到现场试听:
好的教学应该像潜江油焖大虾——有层次感:
真相预警:除非你想弹李斯特超技练习曲,普通人的手指跨度完全够用。刚开始觉得别扭太正常了,就像第一次剥小龙虾谁不是笨手笨脚的?
实话实说啊,每天20分钟有效练习>2小时摸鱼弹琴。建议把琴凳当马桶——固定时段坐上去,形成条件反射。等养成习惯后,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多弹了半小时。
个人建议先用机构的琴试水三个月。毕竟钢琴不是小龙虾调料,买回家发现闲置的话...那真是占地方又扎心。不过可以先用电子琴或APP找手感。
在潜江学琴有个意外好处——文化馆经常举办免费音乐会。上个月就有位培训机构的老师带着学生去表演,弹的还是改编版的《洪湖水浪打浪》,台下大爷大妈鼓掌特别起劲。这种实战机会可比关起门来苦练强多了。
对了,最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:不少夫妻一起来学琴。据某机构老板透露,现在"钢琴约会"可比看电影吃火锅受欢迎,毕竟两人合奏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确实挺浪漫的,虽然刚开始可能弹得像《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抽搐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