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27 12:05:01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那些年我们见过的"财富神话"最近总刷到某培训机构发的案例:北京退休教师王阿姨,学琴半年后靠婚庆演出买了套房。点开详情发现——所谓"演"是机构自己办的内部展示会,"月入过万"要每天接8单且持续30天...这类宣传往往存在三大水分

  • 把个别案例包装成普遍现象
  • 收入计算包含隐形成本(服装、交通等)
  • 用短期高密度培训冒充可持续收入

为什么老年人特别容易中招?

我特意潜伏了三个老年钢琴群,发现套路比琴键还多。精准抓住三大心理弱点

1. 养老焦虑:"子女靠不住,得学门手艺防老"2. 价值渴望:"没实现的文艺梦"3. 从众效应:"楼上李奶奶都报名了"最绝的是某机构的话术:"您这岁数学钢琴,就像往银行存复利"听着挺美是吧?但复利要时间沉淀,而他们卖的可是19800元的"成大师课"...

拆穿"基础变演奏家"的魔术

先看组真实数据对比:

宣传话术实际情况
3个月能弹肖邦最多练熟《欢乐颂》单手版
包接商演订单介绍给婚庆公司当背景音乐
颁发权威证书机构自制烫金纸

有个细节特别讽刺——号称"维也纳认证"证书,英文拼写都是错的。我问过正经钢琴老师,老年人学琴每天最多承受1小时练习,那些宣称"特训"的,怕是不知道关节炎和腱鞘炎怎么写...

自问自答时间

Q:那老年人就不能学钢琴了吗?

A:当然能!但得像吃药看说明书那样看清这些:

  • 别信"琴养琴"鬼话,当爱好可以
  • 警惕捆绑销售(买琴送课/考证套餐)
  • 社区老年大学800块的课不香吗?

Q:怎么识别真假培训机构?

教你个狠招:让他们出示最近半年学员的完整银行流水,敢吗?

小编拍桌子说点实话
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山东某机构,忽悠老人抵押房子买钢琴投资,说什么"会升值"醒醒啊!二手钢琴市场比咸鱼还腥...那些朋友圈光鲜的演出照片,仔细看角落里的钢琴连品牌logo都是贴的。

真要学,记住三原则:不贷款、不投机、不当事业。你爸妈的手是用来抱孙子的,不是给无良商家当提款机的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