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个学员小王特别逗,第一节课非要把钢琴当电脑键盘敲,结果发现...这玩意儿居然会自己出声!你看,成年人的思维定式反而会成为障碍,有时候真得像小朋友那样重新认识世界。
到这个阶段,突然就开窍了。记得我弹会《欢乐颂》那天,差点没把邻居家狗给嚎过来——弹得是难听了点,但完整啊!这时候要注意:
1.每天20分钟比周末突击3小时管用(肌肉记忆需要规律性训练)
2. 别死磕哈农,适当穿插流行曲保持兴趣(比如《梦中的婚礼》简化版)
3. 开始接触踏板的使用技巧(但别学我一开始就踩得像踩缝纫机)
有个数据挺有意思:78%的放弃者都倒在第六个月门槛前,主要原因是总想速成《野蜂飞舞》这种曲子。说真的,与其追求速度,不如先把每个音弹扎实。
这时候会发生件神奇的事——突然能听出自己弹得准不准了!以前觉得挺好听的旋律,现在能发现:"咦?这个音好像有点飘?"这个阶段重点要:
我认识个退休阿姨,在这个阶段迷上了给老歌配和弦,现在天天在公园当"肉点唱机"你看,钢琴最迷人的不是技术,是它能随时给你带来快乐。
这时候你可能会:
视奏简单的琴谱(像读课文那样流畅)
给歌曲配简易伴奏(不用死记硬背和弦)
弹出有表现力的强弱变化(不再像打字机)
不过说实在的,这时候反而容易遇到瓶颈。有次我连续三周卡在一首曲子上,老师只说了一句:"你太着急和钢琴谈判了,得学会和它谈恋爱"后来改成每天先随便弹15分钟找感觉,效果出奇地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