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人觉得这事儿不用问,但真不是。学生可能是被家长逼来的,也可能是自己突然想学周杰伦——动机不同,教法绝对不一样。
我遇到过个四十多岁的阿姨,就想学《梁祝》。按传统教法得先练两年基本功,但我直接教了简化版,现在人家天天在朋友圈发演奏视频——成就感才是最好的老师,对吧?
新手最怕什么?枯燥!把课程拆解成"通关任务"节课都有明确的小目标:
1.第一关:认识中央C(别笑,真有学生找不着)
2.第二关:单手弹《小星星》主旋律
3.第三关:加上左手简单伴奏
4.第四关:完整演奏一首抖音热门BGM
重点来了:每完成一关就发个"证书"哪怕是自己打印的。心理学上叫"反馈"这招对小孩和成人都管用。
"手腕抬高!手指立起来!"这话我说了八百遍,后来发现不如直接演示:
- 拿个乒乓球放在手心:"想象你在托着小鸟,既不能捏死它,也不能让它飞走"- 弹和弦时教学生"盖章那样自然落下"比说"手腕"直观多了
有个学生总折指,我让他把无名指指甲轻轻抵在琴键上,结果两周就改过来了。有时候啊,身体记忆比讲道理管用。
布置作业绝对是个技术活,说几个我的心得:
最怕遇到那种说"时间练琴"上班族,我的应对策略是:"那就每次刷牙时单手在洗手台上敲节奏"——你看,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...
教小朋友的话,70%精力其实在教家长:
经常被问"要不要买电钢"节拍器选哪种"我的原则是:
1. 预算3000以下优先考虑二手真钢
2. 节拍器买个最便宜的就行(反正最后都会用手机APP)
3. 琴凳一定要能升降!这点太多人忽略
见过家长花大价钱买带蓝牙的电钢,结果孩子根本不用那些功能,纯属交智商税。
分享几个特别适合教学的曲子:
钢琴教学说到底就是"因材施教"四个字。有人适合严格规划,有人需要自由探索。作为老师,最幸福的时刻不是学生考过多少级,而是某天突然听到他说:",我昨晚自己试着扒了首新歌...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