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急着报名,咱得先搞明白几个扎心事实:
1.不是所有"免费"都真免费:有些机构会卖课、卖琴,但海门文化馆这次是政府补贴项目,真的不收学费(教材费50块另算)
2.别幻想成朗朗:每周2节课,3个月顶多学会《献给爱丽丝》前半段
3.抢课比抢演唱会票难:每月15号开放预约,5分钟内秒光
(突然想到个事儿...上次看到个宝妈凌晨三点蹲官网,结果系统崩溃了哈哈哈)
上个月我表妹去试了课,流程大概是这样:
1.面试环节:老师会让你拍手打节奏,不是筛选人,就怕你是来捣乱的
2.分组玄学:30人分三组,不是按水平分,而是按...年龄!小朋友组最惨,要当众表演
3.魔性教具:不用真钢琴,用电子琴贴的彩色胶带标音符,跟打地鼠似的
最意外的是:60岁李大爷学得比大学生快,老师说因为"不怕丢脸"### 三、自问自答时间:关键5问
Q:没乐理基础能学吗?
A:教材第一页写着"钢琴:这是黑的,这是白的"你说呢?
Q:课后要练琴吗?
A:文化馆琴房免费开放,但...建议戴耳塞去,那动静就像一千只猫在踩缝纫机
Q:会不会中途收费?
A:结业时要交20元证书工本费,介意的话可以不要(但大妈们都会交,你懂的)
Q:学完能考级吗?
A:醒醒,3个月连考级曲目第一小节都弹不利索
Q:值得去吗?
重点来了:
1. 穿宽松衣服去!有个穿旗袍的阿姨抬手时"刺啦"...
2. 提前剪指甲,老师真的会拿着尺子量(别问我怎么知道的)
3. 避开周三下午课,那时候教室隔壁在教少儿街舞
(对了,如果你看到有个总弹错音的眼镜男,那可能是我邻居老王...)
有次下课偷听到老师吐槽:"教了二十年琴,第一次见用《野狼disco》当练习曲的班级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