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级曲目就像做东北菜,看着菜谱谁都能比划两下,但专业厨师的火候掌控才是关键。很多自学的朋友容易踩这三个坑:
咱本地老牌机构"花江琴行"的赵老师说过:"有个学生自己练了半年,来测评时才发现练的是错误版本,相当于白练..."## 二、培训机构怎么选才不踩雷?
常见坑爹操作:把599练习曲拆成20节课教(拖课时骗钱呢这是)。好的课程应该包含:
1. 基本功专项训练(音阶琶音这些"基本功"考分40%)
2. 考级曲目精讲(重点解决技术难点)
3. 模拟考场的"高压训练"很多人在家弹得好,一进考场就手抖)
见过每天练4小时还考不过的倒霉孩子吗?问题出在方法上:
千万别当"肉节拍器"在旁边数"一二三四"要这样做:
√ 每周拍摄练习视频对比
√ 用彩色贴纸标记进步(小孩就吃这套)
× 动不动说"老王家孩子..."(这是打击自信的核武器)
突击重点顺序:音阶>曲目A>曲目B>视奏(很多人搞反了重点)。去年市考级办的数据显示:
考场潜规则:
要说个人看法啊,考级真不是终点。在咱们齐齐哈尔,好多孩子考完八级就把钢琴当衣柜了,这多可惜。其实钢琴就像东北的酸菜缸,得持续""越来越有味。考级不过是检验阶段性成果,重要的是培养能陪伴终身的音乐素养——这话可能不中听,但绝对是实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