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不说那些"开发左右脑"培养气质"的大道理,就说最实际的——钢琴是唯一不用考虑音准的乐器。小提琴拉不准像锯木头,长笛吹岔了像救护车鸣笛,但钢琴哪怕孩子乱砸键盘,至少每个音都是准的。这对耳朵还没发育好的小朋友特别友好。
再说个冷知识:钢琴键盘其实是最好的数学教具。黑键2+3的分组规律,八度之间12个半音的等比数列,孩子玩着玩着就把抽象数学概念具象化了。
见过太多家长一腔热血最后钱打水漂的案例了。说说几个血泪教训:
有个真实案例,河西区张阿姨带5岁孙女试了5家机构,最后选了我们。为啥?就因为我们敢让孩子第一节课就双手弹曲子,虽然只是《两只老虎》的简化版,但孩子回家兴奋地练了一晚上。
现在市面上主流的三种教学法,给你们列个对比表:
教学法 | 适合年龄 | 优点 | 缺点 | 课时费参考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传统车尔尼 | 7岁以上 | 基础扎实 | 容易枯燥 | 200-300元 |
快乐启蒙 | 4-6岁 | 游戏化教学 | 进度较慢 | 150-250元 |
英皇考级 | 6-12岁 | 国际认可度高 | 乐理要求严格 | 300-400元 |
我们河东校区独创的"三明治教学法"倒是可以说道说道:每节课前15分钟游戏识谱,中间20分钟正儿八经练曲子,最后10分钟让孩子自由发挥。既保证教学进度,又不会扼杀兴趣。
Q:孩子手小能学钢琴吗?
A:完全没问题!我们最小的学员4岁半,手指还没香蕉长。其实钢琴入门曲目90%都在中央C附近5度范围内,根本不需要弹八度。
Q:每天要练多久?
A:记住"年龄=分钟"公式。5岁孩子每天5分钟,分两次练习效果更好。重要的是固定时间段,比如晚饭前5分钟,形成条件反射。
Q:家长完全不懂音乐怎么办?
A:反而可能是优势!我们有些进步最快的孩子,家长都是音痴。因为不会瞎指挥,孩子反而更听老师的话。建议装个陪练APP,它提醒该练琴了就行。
Q:考级到底有没有用?
A:这么说吧,英皇六级以上确实能当升学加分项,但千万别为了考级跳级。见过太多孩子考完五级就再也不碰钢琴了,本末倒置啊。
Q:电子琴和真钢差别很大吗?
A:初期差别不大,但学到小汤第三册就必须换真钢了。关键区别在触键力度,电子琴怎么按都是同样音量,会养成错误的发力习惯。
看着教室里那些从《小星星》弹到《献给爱丽丝》的孩子,最大的感触是:学钢琴真不是非要培养出个朗朗。能让孩子学会坚持做一件事,在枯燥的重复中找到乐趣,这份能力比什么考级证书都值钱。对了,上周还有个家长说,自从孩子学琴,全家人看电视的时间少了一半——这算意外收获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