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脑协调的敏感期就像海绵吸水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:
去年在七彩云南第壹城分校就有个典型案例:5岁的朵朵经过系统训练后,居然能边弹《小星星》边做20以内加减法,她妈妈的朋友圈视频现在还被当地琴童家长当模板呢。
记得上个月陪闺蜜去试听,有家机构让4岁孩子直接练拜厄练习曲——这就好比让婴儿直接吃米饭!靠谱的机构应该:
用彩色贴纸标记琴键
每10分钟切换游戏环节
允许家长全程旁听
价格这事儿吧,说实在的,真不是越贵越好。我整理了个对比表:
项目 | 百元档 | 三百元档 |
---|---|---|
教材 | 复印简谱 | 进口原版绘本 |
辅助教具 | 纸质键盘图 | 智能反馈灯条 |
课后服务 | 微信语音指导 | 专属APP进度追踪 |
不过要我说啊,呈贡大道那家"音悦芽"168元套餐性价比最高,他们自主研发的《动物音阶》卡片游戏,连我家坐不住的侄子都能专注玩半小时。
1.考级强迫症:见过太多孩子弹完十级再也不碰琴,何必呢?
2.盲目加课时:5岁以下每周超过2次课反而会扼杀兴趣
3.过度纠错:把"没站好""想和你击掌"效果立竿见影
上周在雨花毓秀小区就遇到个爸爸,天天守着孩子练琴计时,后来老师建议改成"音符宝石",现在孩子到点自己就往琴凳上爬。
我特别想说句大实话:有些机构推销的"德国进口矫正指套"就是硅胶套打个LOGO,某宝同款9块9包邮...
要说最关键的,还是得看孩子眼睛亮不亮。上次看见个小朋友下课抱着老师大腿问"还能来吗"状态比什么考级证书都管用。培训这事吧,说到底就是找对引路人,剩下的交给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