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现在学乐器的选择太多了,吉他、小提琴、古筝...但钢琴有几个特别适合新手的优势:
我见过不少学生,钢琴学个一两年后转其他乐器,上手速度明显比直接学那个乐器的同学快。这可不是吹牛,是实打实的经验之谈。
刚开始学琴的朋友们,有几个常见误区得特别注意:
1.急于求成:很多成人学员特别容易犯这个错,总想着三个月弹出《梦中的婚礼》。说真的,基本功不扎实,硬啃难曲子只会养成一堆坏习惯
2.忽视节奏训练:弹得再熟练,节奏不稳就像跑步时深一脚浅一脚,听着特别难受。建议买个节拍器,别嫌它"哒哒"声烦人
3.姿势不标准:弓着背弹琴可能一时舒服,但长远来看绝对影响发挥还伤身体。记住三个90度——手腕、手肘、坐姿都要注意
说到这儿,想起去年有个学员,死活不肯纠正手腕塌陷的问题。结果练到车尔尼599时,速度死活上不去,不得不回头重新调整手型,白白浪费两个月时间。
练琴不是时间堆得越长越好,关键要讲究方法。根据我的观察,有效的练习应该包含这几个要素:
有个特别实用的技巧——把困难段落拆成更小的片段,比如就练两个音的连接,直到肌肉形成记忆。这招对攻克技术难点特别管用。
市面上钢琴教材五花八门,对初学者来说,我建议按照这个顺序来:
1.启蒙阶段:《约翰·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》或《巴斯蒂安钢琴教程》,图文并茂很友好
2.基础阶段:《拜厄钢琴基本教程》搭配《车尔尼599》,虽然老派但确实扎实
3.进阶阶段:《小奏鸣曲集》开始接触完整音乐作品
千万别一上来就买《肖邦练习曲》,那不是勇气可嘉,是自找没趣。就像让小学生直接做高考题,除了打击自信没别的作用。
关于钢琴考级,业内争议一直不小。我的观点是:
考级本身不是目的,千万别为了跳级而跳级。见过太多孩子考完十级就再也不想碰钢琴,这完全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初衷。
预算有限的朋友常问这个问题。这么说吧:
如果确定要长期学,建议至少买台带配重的电钢琴。那些轻飘飘的电子琴键盘,练久了手上根本使不上劲。
如果是给孩子报班,家长得注意这几个要点:
钢琴学习是个长期过程,进步往往不是直线上升的。可能某个阶段怎么练都感觉没长进,突然某天就开窍了。保持耐心,享受音乐本身带来的快乐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