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现在钢琴老师一抓一大把,但李帅确实有点东西。科班出身不说,关键是特别懂成年人和小朋友学琴时那些"卡壳"。他自己常说:"弹琴不是手指运动会,得先让耳朵爱上音乐"——这话听着简单,可很多老师教了十几年都没搞明白。
举个栗子,他有个40岁的学生,之前在其他地方学了半年连《小星星》都弹不利索。李帅第一节课就发现,问题根本不是手笨,而是老师总让学生盯着琴键找位置。后来改用他独创的"摸教学法"现在都能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了。
很多新手最容易踩的坑就是:"我要不要先买台钢琴?"李帅的建议特别实在:
五线谱看着像天书?李帅的土办法特别管用:
1. 把高音谱号想成"高跟鞋"(高音区)
2. 低音谱号记作"肚子"(低音区)
3. 每天玩5分钟"音符连连看"小游戏
说到这个,李帅老爱开玩笑:"弹琴靠的是手指?错!靠的是脑子指挥手指。"设计的几个练习特别适合手残党:
李帅发现现在很多机构把儿童钢琴课搞成了"驯兽表演"弹得好给贴纸,弹不好就冷脸。他的课堂反而是这样的:
成年学生最常问:"我这岁数还能学吗?"李帅总说:"钢琴又不要户口本,管你几岁呢"不过他确实总结出成年人的学习特点:
他的解决方案很直接:前三个月只教C大调,但会穿插《天空之城》这种简易版流行曲保持兴趣。
错!李帅的建议是:
2."考级才是王道"
这事儿李帅特别耿直:"十级证书又不能当饭吃,我见过太多考完十级再也不想碰琴的孩子了。"3."小就学不好"
他有个学生身高不到1米5,现在照样能弹肖邦。秘诀是:
报名前建议先算笔账:
李帅最让人服气的是,他经常劝学生:"要是最近经济紧张,可以停几节课自己消化,别硬撑。"培训行业真是股清流。
在钢琴教育越来越内卷的今天,李帅的教学理念反而返璞归真。他认为:
有次我问他:"您觉得学琴成功的标准是什么?"他指了指琴房墙上贴着的便签纸,上面写着某个学生的话:"上班被老板骂了,回家弹了半小时琴,突然觉得也没那么糟。"